首页 资讯 正文

八百年侗寨颜如初 黎平黄岗村织就传统村落平安图

体育正文 299 0

八百年侗寨颜如初 黎平黄岗村织就传统村落平安图

八百年侗寨颜如初 黎平黄岗村织就传统村落平安图

随着一声哨响,身着红色马甲(mǎjiǎ)的黄岗村专职义务消防队(xiāofángduì)的队员们迅速(xùnsù)集结。大家各司其职,操作抽水机,排开水带,一股水流从消防水带中直冲云霄。 这是(shì)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(huánggǎngcūn)正在开展的消防安全演练,队员都是黄岗村村民。 “我们组织在家的青壮年参加专职义务消防队,定期(dìngqī)开展消防演练,就是为了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民居。”黄岗村安监员吴开行(kāixíng)说。 黄岗村是一座侗族村寨,距今已有(yǒu)800多年的(de)历史,侗族传统民居达420栋。同时,也是男声(nánshēng)侗族大歌原生地,有“男声侗族大歌之乡”的美誉,是糯鱼鸭侗族千百年农耕文化保留地。 如何保护好这些侗族传统民居,防范火灾隐患?吴开行介绍,黄岗村组建了专职义务消防队(xiāofángduì),以村民(cūnmín)小组为单位,每天开展巡查,提醒村民用火用电安全。同时,每个月还进行消防演练(yǎnliàn),确保每户有一人能正确高效(gāoxiào)使用消防设施器材。 包几鼓楼下,63岁的寨老(lǎo)吴生连正在(zhèngzài)向游客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。 “我们村里像这样(zhèyàng)的鼓楼有5座,百年老房子就有7栋,都是我们侗族的历史和文化。”吴生连说,保护好这些(zhèxiē)建筑,需要一代接一代地努力,才能把(bǎ)这些老祖先留下来的建筑保护好。 现在,黄岗村设立防火线10条,消防池11个、维护蓄水塘40多个,高位水箱,消火栓等(děng)消防设施一应俱全(yīyīngjùquán)。 “我们还(hái)建设了农村(nóngcūn)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,安装了智慧用电、烟感报警器、智能监控报警摄像头,运用数字化、5G+等技术手段(jìshùshǒuduàn)进行实时监测。”黄岗村党支部书记(shūjì)吴龙保介绍,目前,黄岗村安装了372个点位监控设备,实现智慧消防数字化。 “过去,火灾隐患难发现(fāxiàn),现在(xiànzài)有了这些智慧监测设备,一旦发现火情,系统自动报警,专职(zhuānzhí)消防队马上反应,做到发现早、扑灭(pūmiè)在小,及时消除火灾风险。”吴龙保说,黄岗村近30年来,未发生过一起火灾事故。 为保护传统侗族村寨风貌,黄岗村将建房规范(guīfàn)纳入《村规民约》,实施风貌保证金(bǎozhèngjīn)制度,制定《黄岗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》等。 保存完好的侗寨(dòngzhài)风貌也吸引不少游客来到这里,2024年,黄岗(huánggǎng)村举办“喊天节”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到访黄岗打卡,实现综合(zōnghé)增收300余万元。 现在,在帮扶单位和(hé)扶持下,村里发展起了民宿(mínsù)。“我们的民宿按照侗族村寨风貌建设,在保持民族(mínzú)建筑风格的同时,又融入现代居住的便利设计,提升游客的居住体验。”民宿店长陈陆敏说。 “我就是黄岗村的,在民宿上班3年了,平时就是负责保洁等一些工作,除了拿工资(gōngzī),我们(wǒmen)到年底还有(háiyǒu)分红。”民宿员工吴荣香对记者说。 2024年底,黄岗村民宿实现营业收入124万元,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给了黄岗村更多(duō)的机遇,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。吴贵阳2021年毕业后(hòu),决定回到家乡。“当时,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我们(wǒmen)(wǒmen)村,我就想回来(huílái)建设家乡,保护和发展好我们的民族文化,我们也很有信心。” 现在,走进黄岗,不仅能体验(tǐyàn)侗族文化,黄岗村还大力发展(dàlìfāzhǎn)1000亩茶叶种植(zhòngzhí)产业、打造4500亩“稻鱼鸭”产业,香禾糯酒、咸鸭蛋等特色美食也在餐桌上让游客回味无穷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戴正国
八百年侗寨颜如初 黎平黄岗村织就传统村落平安图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